湖口老街的堀起是因為南北縱貫的通車和大湖口車站的設立,民國18年火車站遷移到新湖口,從此湖口老街的商業榮景也隨著火車聲一起呼嘯而去,但是這條老街建築卻奇蹟似地被當地淳樸的居民驕傲地保存下來,重新以文化、歷史、觀光、教育、休閒的姿態踏上新世紀的舞台,緊密地牽引著整個大窩口地區未來的脈動和願景。 湖口最早約於1790年左右形成聚落,經羅、陳、戴、葉、周、張等幾個大家族多年的墾拓,至1860年左右,大湖口街已經成為一個南來北往必須經過的要道,而逐漸形成湖口地區的行政、商業中心。188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興築基隆至新竹之間的鐵路,設站大湖口街,有鐵路之便,大湖口商業因而更形昌盛,成為竹塹地區竹塹城(新竹市)之外、人口最密集的村庄。 湖口老街也於商業發達後逐漸形成,目前所看到的湖口老街建築約建成於1910至1920年代,由於日治時期流行西洋建築的樣式,所以,這些蓋房子的所師很多都到艋舺(今台北萬華)一帶觀摩,順便學習各種不同的技術,以建造華麗的街屋,因此,我們可以看到西洋建築所用的拱圈、裝飾元素等,這些用泥塑、剪黏所塑造出來的人物、花樣,正代表著當時的文化。由於老街的街道整齊,建築物的立面又具有特色,而成為著名的商業街道。 1929年鐵路北移,大湖口街的商業機能迅速被「新湖口」所取代,作為行政中心的湖口庄役場(相當於現在的鄉公所),也於1936年遷至新湖口,失去了當日的榮華富貴。 現在由於社區營的推動以及政府對文化資產的重視,湖口老街又重新恢復了生機,老街的立面已整修完成,街道也進行改善,加上社區的投入,湖口老街不但成為台灣保存最完整的老街,也成為觀光景點,往日熱鬧的情況又再次展現在我們的眼前。
|
2 則留言:
<p>您好,日安:</p>
<p>我是「2008湖口水芋節」的網路管理單位,此活動將於11/22.23(六、日)將於湖口老街及三元宮前廣場舉辦,看到貴網站於撰寫湖口老街的介紹非常細膩樸實,想要引用貴網站的圖文連結於「2008湖口鄉水芋節」的活動網站,懇請允用,感恩!</p>
[版主回覆11/09/2008 20:54:18]您好!歡迎引用
真復古
張貼留言